综合协同办公平台后台管理 |邮箱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园区要闻
政产学研聚力共推,算力赋能千行百业——2025 中国算力平台与应用大会(第三届)圆满落幕
信息来源:596视点作者: 成科中心党工处、数字经济研究室发布日期: 2025-07-15浏览次数:81次
保护视力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分享到:

7月9日-10日,2025年中国算力平台与应用大会(第三届)在成都成功召开。本次大会由全球计算联盟高性能计算产业发展委员会、中国计算机行业协会算力平台与应用专委会(筹)指导,北京大学计算中心、中物院成都科学技术发展中心(以下简称成都科技中心)、北京大学长沙计算与数字经济研究院联合主办,AMD、联想(北京)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支持。

作为国内算力平台与应用实践创新的标杆会议,本届大会不仅搭建了政产学研深度对话的高端平台,更成为观察国内算力产业发展的“风向标”。会议聚焦AI应用创新、算力平台建设及产业发展趋势,其成果将服务于国家“东数西算”工程与数字经济战略,为构建自主可控的算力生态体系注入关键动能。

成都科技中心党委委员、副主任何树清代表主办方在大会开幕致辞。他强调,算力作为人工智能发展的三大核心要素之一,是模型训练推理与解锁数据价值的关键基础,贯穿技术突破、产业升级与社会治理全链条,算力平台建设需统筹硬件设施、软件算法、网络架构与数据安全等多维系统工程,而深化行业应用场景是实现"算力赋能千行百业"战略目标的核心路径。

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教授、北京大学长沙计算与数字经济研究院院长杨超

四川省人工智能学院执行院长、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杨阳

主旨报告环节,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教授、北京大学长沙计算与数字经济研究院院长杨超重点推介自主研发的"跨平台高性能CAE计算引擎"。四川省人工智能学院执行院长、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杨阳阐释学院以"产教融合联合体"为引擎,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发展,致力打造国家级人工智能人才中心与创新高地,赋能四川跻身全国人工智能第一方阵。

“长虹·星河·云河解决方案”发布仪式

“全新 SCOW算力平台系统”发布仪式

发布仪式上,成都科技中心、四川长虹电子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国家超级计算成都中心、北京大学长沙计算与数字经济研究院联合发布了“长虹·星河·云河解决方案”,为工程科学领域提供高效计算支撑。该平台由企业和高校科研院所共同组建计算仿真工程科学中心,将企业的工程问题转化为可计算的科学问题,然后通过任务揭榜平台向高校科研院所广大的专业技术人员发布,由企业指定的超算技术团队和超算中心为相关计算提供算力支撑,确保计算结果可验证、数据安全可控,切实解决企业工程问题、培养科研院所人才。

北京大学计算中心系统管理室主任、北京大学长沙计算与数字经济研究院算力网络研究中心主任樊春

北京大学计算中心、北京大学长沙计算与数字经济研究院、长沙尖山塔图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发布的“全新 SCOW算力平台系统”,是国内首个实现“超算·智算·量子计算·云计算”四算融合的算力操作系统。该平台将于2025年下半年开放量子计算服务,结合既有云上超算与智算资源,将建成全球领先的"超·智·量·云"综合算力基座。

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大数据处处长于冰

北京大学计算中心主任马皓

国家超算成都中心常务副主任王建波

四川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信息化建设与管理办公室主任段磊

华南理工大学信息网络工程研究中心高级工程师、技术总监叶昭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网络信息中心高级工程师、超算与智算部主管沈瑜

AMD大中华区市场营销副总裁纪朝晖

腾讯云副总裁杨晖

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大数据处处长于冰系统阐述"数算云网"教育新基建;北京大学计算中心主任马皓分享学校顶层布局,包括成立人工智能发展委员会与工作专班,AI编程工具链、科研GPT系统的智能生态;国家超算成都中心常务副主任王建波指出AI大模型推动"超智融合"大势所趋,强调中国需坚持开源开放路线,加速算力算法数据三要素的基础设施化。AMD大中华区市场营销副总裁纪朝晖强调"无处不在的AI引擎"理念,其端到端解决方案覆盖数据中心至终端设备;腾讯云副总裁杨晖则聚焦高校落地场景,详解算力调度、RAG知识库构建及Ti平台私有化部署工具链。

成都科技中心数字经济研究室主任刘晓毅副研究员介绍了自主研发的"星河超算架构",其单层RDMA网络无盘超算架构相较传统三层网络有盘超算技术,建设成本降低20%、并行效率提升30%、运维点位减少90%,通过自研星河内核,能实现以单节点为基准强扩展条件下千核级并行效率超100%的并行效率,相同计算在传统超算集群上并行效率仅为70%,该技术已在长虹集团、国家超算成都中心、中国电建华东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多个单位获得多场景验证。

中物院成都科学技术发展中心数字经济研究室主任刘晓毅

中科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高性能计算技术与应用发展部主任金钟

上海交通大学网络信息中心副主任、GCC HPC产发委主任林新华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院研究员程耀东

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研究院智能计算中心处理系统运维室副主任贾琰

联想中国区政企业务群教育科研行业总经理唐珂

中科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高性能计算技术与应用发展部主任金钟介绍了中科院算力互联网建设成果;上海交通大学网络信息中心副主任、GCC HPC产发委主任林新华发布轻量级多模态与文本大模型评测体系;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院研究员程耀东深度剖析新型AI存储架构;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研究院智能计算中心处理系统运维室副主任贾琰则分享支撑能源勘探的集约化、绿色化算力平台建设路径;联想中国区政企业务群教育科研行业总经理唐珂阐释"混合式AI"技术基底,提供从基础设施到产教融合的全周期解决方案。

来自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科院、华为公司等的专家领导们也分别介绍了大家在算力应用方面的技术优势和实践成果。

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长聘副教授彭献华

浙江大学物理高等研究院百人计划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朱亚南

中科院软件研究所中文信息处理实验室副研究员陆垚杰

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软件工程师白石阳

华为计算产品线北冥实验室主任、计算系统优化首席专家王龙

随着大会圆满闭幕,中国算力发展新征程已然开启。成都科技中心也将继续发展在本领域的技术特色,深耕、精耕在算力和算法上技术优势,围绕跨学科创新,紧密协同政产学研,持续突破跨平台计算的引擎与超智算融合,加速培养复合型人才的产教融合模式。

银河·596 2015年版权所有 地址:成都市双流区银河路596号 邮编:610200 [蜀ICP备1300858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