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来源:596视点 | 作者: 成科中心特种电源研究室 | 发布日期: 2025-05-07 | 浏览次数:450次 |
保护视力色:
![]() ![]() ![]() ![]() ![]() ![]() ![]() ![]() | 分享到: | ![]() | ![]() |
近日,由成都科技中心牵头,联合中物院二所、电子科技大学相关团队共同承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四川)“高功率密度锂离子电池快充过程中电极反应动力学的原位表征研究”项目(重点支持项目)顺利通过国家自然基金委组织的结题验收。
成都科技中心特种电源研究室围绕高功率密度锂离子电池的超高倍率充放电失效机制,利用中国绵阳研究堆中子科学平台和散裂中子源科学中心中国散裂中子源,发展了反射式中子衍射、短波长XRD无损检测和数据堆叠等软包电池原位表征与数据解析技术,系统解析了钛酸锂电池在高倍率充放电下电极材料行为与失效机制,揭示了正极-电解质界面(CEI)动态演化规律,明确了钛酸锂电池在低温下的三重衰减机理。在Adv. Energy Mater.、J. Mater. Chem. A等SCI期刊发表相关论文11篇,申请专利10项(已授权7项)。该研究成果支撑了高功率钛酸锂电池系统的设计与开发,已应用于国家重大装备研制项目。
首次从实验上获得钛酸锂电极材料中的完整锂迁移路径和激活能信息
J. Mater. Chem. A, 2024, 12, 27570–27576